ViewSonic Library > 藝術 > 攝影 > 什麼是色域?

什麼是色域?

色域是人眼可見的所有色彩範圍。但是顯示器中的色域是什麼?由於大多數顯示器的顯色能力有限,因此每種裝置遵循一或多種色彩標準,用於界定其特有的色域。雖然有極多種色域可供使用,但可能只有一種最適合您的需求。

因此,在瞭解什麼是色域之後,該如何決定顯示器需要的是哪一種?以下文章將為您說明。

什麼是色域?色域描述了人眼可識別的色彩光譜內的色彩範圍 (可見色彩光譜)。

以您喜歡的色彩為例。是紅綠色還是藍黃色?當然都不是,因為用人眼無法看到這些色彩。

無論好壞,我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僅限於可見色彩光譜或色域的範圍。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如此 – 不僅在自然界,還有現代科技產生的人工視覺特效。顯示器、平板電腦和投影機的色彩標準也不例外。

我們接下來將詳細介紹這些色域,並確保消除任何混淆。但願您也像我們一樣期待學習新知!

瞭解色域

當然,色域是指人眼可見的特定色彩範圍,但它究竟是什麼呢?

請想一想您在購買電視或顯示器時最關注的重點。當然,實體尺寸和寬度是重要的條件,但是您也可能密切關注影像所包含的色彩。深黑色、充滿活力的紅色和綠色等等。空前生動震撼且色彩豐富的逼真展示影片,可能就是促成消費者決定購買的關鍵。

請注意,色域與解析度是經常令人混淆的兩種概念。這是情有可原的,因為色彩品質和整體品質似乎不僅可以互補,而且可以互換。有鑑於此,前述的顯色效果及其在產品之間的差異,將直接受到色域、色彩涵蓋率和諸多色彩標準的影響。

色彩涵蓋率

雖然色域與實際色彩有關,但產品的色彩覆蓋率表示了其重現和傳達來源色彩的能力。

為了便於理解,請考慮現代化的電影放映機、上一代 iPhone 攝影機和 1990 年代電視之間的視覺效果差異。它們呈現色彩的方式截然迥異,不僅在寬度和深度方面,而且產生色彩的方式也是如此。這是色彩標準在本文討論中的重點所在。

但是在那之前,您必須先瞭解如何在技術層面上描述色域。在 XYZ 軸上以三角形表示,Y 表示色域內可能出現的最大色彩亮度,而 X 和 Z 點表示色度的完整範圍 – 色相和彩度。總而言之,最終結果完美地反映出色域的功能範圍。

color gamut

什麼是色彩標準?有哪些不同類型?

通常,特別是在商業應用中,色彩是彼此之間混合生成,而非單獨產生。這主要是由於成本相關因素所導致。例如,家用印表機通常只包含青色、洋紅色、黃色和黑色的墨水。您在列印頁面上可能看到的所有其他色彩,都是這些基色組合的結果。

不論是印表機、顯示器或攝影機,是什麼架構決定了顯色的標準?答案是與標準化色域直接相關的色彩標準。就此而言,常見的色彩標準包括 sRGB、Adobe RGB、NTSC、EBU 和 DCI-P3。

sRGB

sRGB 是最常見的色彩標準。從相機、顯示器到電視,sRGB 一定曾經出現在您的生活中。然而,sRGB 的普及其來有自。其輸入和輸出幾乎沒有延遲或落差。這些優點使 sRGB 成為如今所見的普遍標準。

Adobe RGB

Adobe RBG 是一種色彩標準,其設計宗旨是與 sRGB 競爭。在正確的實作下,Adobe RGB 可以提供更寬的色域,並以更逼真的方式描繪色彩。在推出之時,由於注重生動的細節,Adobe RGB 的企圖和先進程度已超過了標準技術的要求。隨著 LCD 顯示器以及攝影技術的發展,Adobe RGB 的採用率不斷提高。

DCI-P3

電影和電視工程師協會不願接受大眾的選擇,而是推出自己的色彩標準 DCI-P3。著重於數位影像擷取和投影,DCI-P3 選擇的色域比 sRGB 色域寬近四分之一。由於是產業組織制定的規格,DCI-P3 色彩標準相容於所有電影級別的數位投影機。另一方面,消費型產品採用 DCI-P3 標準的明顯範例是 iPhone X 的內建攝影機。

NTSC

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 (NTSC) 制定了自己的色彩標準,盼能成為所有新製電視的標準。NTSC 色彩標準與 Adobe RGB 大致相似,僅就紅色和藍色的生成方面略有不同。雖然尚未成為電視標準,但 NTSC 色彩標準在專業級影片和照片編輯用途的顯示器中佔有一席之地。

EBU

與 NTSC 一樣,EBU (歐洲廣播聯盟)也試圖實施自己的色彩標準。傳統上,EBU 色彩標準向來集中在攝影、影片編輯和圖像設計領域。隨著更廣泛的色域和超高畫質解析度 (包括 4K) 問世,EBU 色彩標準開始擴大到利基市場之外,並進入更常見的消費級產品領域。

color gamut

廣色域和色彩可能性

如前所述,色域的範圍取決於 X 和 Z 軸上的位置。直到最近,無論使用哪種色彩標準,這些資料點的變化都不會太大。主要原因在於這些標準制定時受到既有的技術限制。

如今,隨著 OLED 技術問世,色域的限制不復存在,進而促成寬色域的誕生。有別於非寬廣色域 (以彼此混合的方式成色),廣色域能夠產生純正的原色。

實際上,這項近期發展的潛在影響可能十分驚人。從更準確的列印品質,甚至是生成最難得一見的色彩,其中蘊含了無限的可能。